新闻动态

反内卷政策下钢价连涨140元却现倒挂!下半年经济逻辑逆转?进货抄底还是清仓避险?

2025-07-24

一、反内卷政策的本质与经济逻辑变化

反内卷政策的核心是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、推动落后产能退出,引导产业从“低价恶性竞争”转向“技术质量驱动”。这一政策调整确实标志着经济发展逻辑的转变:

1. 供给端重构:通过能效环保标准倒逼产能优化,例如新疆钢厂减产10%、山西部分钢厂限产,长期将缓解产能过剩压力。
2. 需求端升级:政策推动高端制造业(如汽车、家电)用钢需求提质,例如“两新”政策带动不锈钢、硅钢等高端品种消费增长。
3. 市场出清加速:中小企业在成本压力下退出,行业集中度提升,龙头企业议价能力增强。

但需注意:当前政策执行力度存在分化,部分地区仍以口头通知为主,实际减产规模有限。若执行不及预期,经济底部逻辑转变可能滞后。

二、钢价反弹的驱动因素与反转瓶颈

短期反弹逻辑成立,但反转缺乏基本面支撑:

1. 政策刺激与减产预期:
– 反内卷政策叠加超低排放改造,市场对粗钢供给收缩预期升温,推动螺纹钢主力合约在7月21日上涨2.15%至3208元/吨。
–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(500万吨钢材需求)等重大项目落地,提振市场情绪。
2. 成本与库存支撑:
– 铁矿石港口库存下降139万吨,焦煤价格上涨3%,成本端短期走强。
– 五大钢材品种库存周环比下降0.1%,厂库降幅明显(或因期现套利)。
3. 反转的核心矛盾:
– 需求疲软: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2.8%,基建投资增速仅5%-8%,难以抵消建筑钢材需求缺口。
– 产能过剩隐忧:国内近60%钢企仍盈利,减产动力不足,粗钢产量同比仅下降2%。
– 倒挂风险: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或成本价,贸易商进货可能面临亏损。

三、倒挂背景下的库存策略选择

当前应优先消化库存,谨慎补货:

1. 倒挂的深层含义:
– 现货价低于成本(如山东无缝钢管生产成本上涨,但出厂价涨幅滞后),反映终端需求接受度不足。
– 社会库存结束18周下降趋势,7月上旬环比上升0.8%,表明真实需求未回暖。
2. 操作建议:
– 短期(1-2个月):
– 消化库存:利用当前价格反弹窗口,优先出清高成本库存,避免价格回调后亏损扩大。
– 限制补货:仅维持3-5天刚需采购,关注7月底重要会议对粗钢限产的具体部署。
– 中期(3-6个月):
– 结构性布局:逢低配置高附加值钢管,比如合金无缝管,不锈钢管,钛合金管,核能电管等高端品种。
– 规避风险品种:减少螺纹钢、线材等建筑钢材库存,防范房地产进一步下行风险。
3. 风险提示:
– 若反内卷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,或铁矿石新增产能(5400万吨)集中释放,钢价可能回调至3000元/吨以下。
– 美国对华钢材制品关税升至13%,出口订单下滑可能拖累制造业用钢需求。

四、结论:政策驱动的反弹而非反转,库存策略需攻防兼备

反内卷政策标志着经济底部逻辑的渐进式转变,但短期内钢价反转仍需等待需求实质性改善。当前市场处于“政策预期顶”与“需求现实底”的博弈阶段,建议贸易商以消化库存为主,谨慎补货,同时关注7月下旬库存变化及政策细则落地情况。若粗钢限产超预期且基建项目加速放量,可在8月后逐步增加库存;否则,需警惕价格二次探底风险。